锻炼是有神是为了强心健体,但长时间剧烈运动或运动过度频繁,可能适得其反,造成心血管长期损伤。运动猝死案例年轻化的曝光率频繁,引起坊间的各种揣测和没有科学根据的说法,却没人想过可能和“运动过度、无错锻炼”有关。

根据发表在《心脏》)(Heart)医学期刊的研究,过度运动会导致心肌损伤,过高强度的运动也会导致冠状动脉血栓和痉挛,引起血管不完全或完全闭塞,诱发房颤等心律失常,增加猝死风险!


锻炼瘦身  小心适得其反

迈入新一年,许多人都设下“减肥瘦身,健康生活”的目标,也可能因为一时兴起的搜身冲动而设下各式各样的突击锻炼,殊不知这会给心脏带来无形压力,造成严重后果。

一个人的体能好,并不代表心脏一定健康。运动员喜欢追求肾上腺素飙升带来的快感,这种行为让不少普通人也跟随喜好而通过锻炼或运动,挑战自己的体能极限。

然而,追求体能巅峰可能会招来严重的健康风险——心脏骤停或心源性猝死。

运动猝死案例年轻化的曝光率频繁,引起坊间的各种揣测和没有科学根据的说法,却没人想过可能和“运动过度、无错锻炼”有关。

29岁的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球员(Premier League)汤姆.洛克(Tom Lockyer)心脏骤停,人们对职业运动员的认知也有所改变。

这起事件引起震惊,名人效应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更多是因为职业运动员的生活中心就是体能锻炼,并且是有系统性的专业锻炼,但他们最终却死于心力衰竭。

种种类似案例都在挑战人们的传统挂念——卓越的运动表现真能从本质上确保心脏健康吗?科学家们也开始深入探讨高强度训练计划与心血管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


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

双威伟乐医疗中心(Sunway Medical Centre Velocity)介入性心脏内科顾问郑志贤医生(Dr Tee Chee Hian)解释,心律失常(Arrhythmias)是指心跳速率过快、过慢或不规律。

“心律失常会扰乱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这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Arrest(SCA)或Sudden Cardiac Death(SCD))。”

心律失常会损害心脏的泵血功能,使血流量急剧下降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得不稳定,心脏因而无法有效为其他器官组织泵送血液和氧气,情况严重的话更会诱发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T),以致患者意识不清,若不及时送院治疗,就会导致心源性猝死。

他提醒,人们应该主动认识各种与心律失常相关的风险因素,了解自己是否属于高风险群,同时也应丢心律失常的各种症状有所认知和意识。

心律失常风险因素、症状和高风险群

许多心律失常患者都曾声称自己感觉到“心跳漏了一拍”。

郑志贤指出,心悸、头晕、昏厥、胸部不适、呼吸急促和疲劳,都是心律失常的症状。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发生心律失常,但不同年龄群的风险因素有所不同,主要受到衰老、心脏疾病、遗传倾向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心脏疾病、心肌梗塞发病史、服用特定药物、遗传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比如吸烟和酗酒),都是引发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因素。

他提醒人们应该重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并且及时好好治疗原本患有的心脏病史,以减轻潜在并发症的风险。


运动对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心脏骤停也和过度锻炼有关,尤其是在运动员身上发生的情况并不算罕见。

郑志贤说,运动固然重要,但不该操之过急,尤其是长期不运动的人,更不应该突然投入剧烈运动或大量运动。

“对于那些没有运动习惯,或患有心脏经的人来说,过度或剧烈的运动可能会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严重情况下还会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

他鼓励人们在开始健身计划之前,多加留意本身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症状,并咨询医疗保健人员的意见。

他指出,人们可从生理表现和心理层面察觉自己是否锻炼过度,留意身体所发出的警号讯号,包括持续性疲劳、频繁生病、睡眠模式改变、表现停滞不前或下降、情绪紊乱、月经不调和心跳次数改变。

“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局限。例如,有肥胖或超重问题的人,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瘦身计划,比如先从简单的轻度运动开始,并时刻留意自己是否有胸痛、呼吸急促或心悸等症状。”

这种预防方法可确保人们不会在毫无察觉中过度劳累。

他说,除了锻炼,人们也应确保自己有充足的休息和适当营养,让身体充分休息和恢复,也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措施。


改善心脏健康:诊断、检测和医疗干预

人们可以通过一系列诊断方法揪出心律失常,从而改善心脏健康。

最常见及光放使用的检验方法就是用于记录心脏电活动和检测异常心律的心电图(ECG)。如今已有各种便携式仪器,例如动态心电图检测仪可为患者做更深入的监测,有助于捕捉难以在普通心电图上看见的间歇性心律失常(intermittent arrhythmia)。

郑志贤强调,即使一个人毫无症状,了解和监测自己在运动过程中的正常心律也很重要,在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因此,咨询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至关重要,因为他们可以为不同患者制定准确的个性化诊疗措施,让心脏保持最佳的健康状态。”

他说,一旦遇到身边有人发生心脏骤停,除了拨打紧急援助专线,人们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以挽救生命。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学习基本的心肺复苏技术。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等待专业救援的当儿,心肺复苏有助于提高存活率。”

只要能够整合采用上述各种策略,便能携手打造出一个关注心血管健康的社区。

每个人在设定新年目标时,应优先考虑自己的心脏健康,通过了解心律失常、识别风险因素并做出明智的运动选择及正确锻炼,朝着有益于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迈出重要一步。且让我们共同建设一个积极关注心血管健康、具备心脏保健知识的社区。


以上资讯由双威伟乐医疗中心提供。欲了解更多详情,可浏览双威伟乐医疗中心官网  www.sunwaymedicalvelocity.com.my/ 或脸书专页 Sunway Medical Velo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