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羽球混双名将陈炳顺在广州举行的2019年世界羽联年终总决赛遭遇面瘫病发,拍摄视频叙述自己的情况,引起广大民众对“面瘫”这一神经系统疾病的关注和热议。

综合社交媒体和粉丝专页大量关于面瘫的留言,显示一般人对于面瘫的误解和迷思,将这种名为“贝尔氏麻痹症”(Bell’s Palsy)误解为中风、遗传、罕见疾病。而事实上:

——面瘫不是罕见疾病

——面瘫不是中风

——面瘫不是遗传

关于面瘫,认真听脑神经专科说,不要道听途说,延误诊治。



■白沙罗医院脑神经内科专科陈伟阳医生

【面瘫病因】

贝尔氏麻痹症亦称“面神经麻痹”、“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病症,也是面神经麻痹最常见的原因,往往是一夜之间病发,造成 部分或完全麻痹。

少部分贝尔氏麻痹症是双侧面部神经瘫痪,这类状况属于罕见,发病率低于1%。

白沙罗医院脑神经内科专科陈伟阳医生(Dr Tan Wee Yong)强调,贝尔氏麻痹症不是脑中风,而是面部神经瘫痪,是脸部神经受到细菌感染,导致神经线暂时瘫痪。

他进一步解说,人体脑部有12条神经线,面部神经线属于第七条神经线,即面部神经(Facial Nerve),当神经线受到感染,细菌攻击神经线,导致神经线无力,单侧脸部就会斜歪。

他指出,面部神经线感染的可能性有很多,但面瘫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感冒细菌的感染和攻击,加上压力和疲累等其他因素,导致身体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风险就跟着增加。

“身体和情绪压力是导致面瘫的间接因素,一些行业,比如职业运动员,身体和情绪压力都很大,可能还有睡眠不足的问题,所以种种因素间接造成身体免疫功能低下,受感染风险随着增加。”

根据他的经验和观察,面瘫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比如年终时期的寒流、流感季节,受感染病例也有所增加。不论是一般性的感冒、咳嗽发烧的细菌,都有可能造成神经线受感染而引发面瘫。

另外,医学界迄今成功确认两种导致面瘫的细菌,分别是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

这两种病毒都是常见于日常生活中的病毒,并可透过感染者经由空气或飞沫传播,其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也是引发水痘疾病的病毒。一旦患上水痘,就是病发于同年时期,痊愈后病毒仍会一直潜伏在人体内。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遭受到感染等状况时,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就会重新活跃起来,引发包括贝尔氏麻痹症及带状疱疹(民间俗称“生蛇”)等疾病。

他进一步指出,贝尔氏麻痹症没有年龄、性别、种族和地域之分。“但是,神经线的复苏和年龄有关。所以,身体免疫机能比较退化的老年人若是患上面瘫,康复速度比年轻患者来得慢。”

再者,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期也比一般患者慢,这是因为在治疗期间必须同时控制血糖。

他强调,面瘫不是遗传,而是细菌感染,只要及早和及时治疗,通常不会导致其他并发症。


【症状】

陈伟阳指出,单侧口眼斜歪是面瘫的典型症状,其他症状包括眼睛和嘴巴无法闭合,因而眼睛干燥、流口水,病情严重者会影响视觉及味觉。

面部神经对于眨眼、闭眼、微笑、皱眉、流泪、流涎、张开鼻孔和抬高眉毛等动作,具有控制作用。所以,单侧口眼斜歪是面瘫的最典型症状,患者因单侧面部神经麻痹瘫痪,因而连最基本的抬眉、鼻炎、鼓嘴等动作都很困难。

“所以,在瘫痪初期(病发最初几天)难以进食,因肌肉无力,无法咀嚼,所以只能吃流质或软的食物。”

他说,面瘫有各种情况,多数患者半边脸部瘫痪,少数患者整个脸部瘫痪;一些从眼睛到脸颊瘫痪,一些脸部上半部也会斜歪。

他进一步解说,病情轻微者,脸部会稍微斜歪,眼睛可以闭合;若病情严重,白眼球会突出,眼睛无法闭合,而眼睛开关会制造眼泪滋润眼部,长时间无法闭合很容易引发干眼症,必须做好防护措施,否则眼睛肌肉无力,视觉会模糊,甚至眼角膜可能永久受损。

“一旦视觉受影响,则属严重,甚至需要眼科专科介入,联合脑神经专科综合治疗。”

根据他的专业和经验,按照陈炳顺通过视频所透露的情况,本身在比赛期间的视觉(眼角膜)已经受到影响,视觉模糊无法清楚掌握场上情况和羽球的往来方向,必须接受治疗。

★面瘫:在外症状

→微笑时面瘫情况会更明显

→脸部肌肉无法施力

→单侧眼睛无法正常眨眼或闭合

→单侧嘴角无法用力,嘴巴无法紧闭

★感官症状

→舌头或可能暂时失去味觉

→耳朵后方会感到疼痛

→出现耳鸣症状

→可能会头晕、头痛、甚至恶心想吐

→泪腺无法控制,会不自觉流泪,反之则是眼睛干燥


面瘫常被误解为中风,因同属神经失调疾病,所以症状相似,民间有“小中风”之别称。

陈伟阳坦言,有半数的面瘫病患误以为自己突然中风前来问诊,一般的诊断流程是通过专科扫描及确认症状,面瘫和中风的最常见差异就是,面瘫是单侧脸部神经瘫痪,而中风则是肢体神经瘫痪,不会导致四肢瘫痪。

此外,中风通常有其他附加症状,比如四肢麻木或无力,贝尔氏麻痹症通常仅影响脸部控制神经,不能皱眉、单边眼睛无法闭合、单边嘴角下垂等等。

中风和面瘫常被混淆和误解的症状,在于两者都会出现脸部神经麻痹的共同症状,但中风所导致的半边脸部瘫痪通常集中在下半部,面瘫则是整个半边脸部受影响。

若患者感觉脸部和手脚同时出现症状,伴随口齿不清、吞咽困难、头晕目眩、昏昏欲睡等症状,医生通常会往中风方向检查确诊。

简而言之,中风的症状通常显现在四肢,面瘫则仅是面部神经麻痹。


【面瘫发病率】

在脑神经内科和外科的接触病例中,可达到每星期大约2至3个病患的几率,但这仅仅是专科医生个人的接触病例。

根据马来西亚卫生部的统计,贝尔氏麻痹症的发病率为每10万人当中大约20宗至30宗病例;全球相关是数据也显示每年的发病率为10万分之20,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在美国,每年能有大约4万人受面瘫疾病影响,65人中大约有1人在一生中会患上此病症。

研究显示孕妇的面瘫发病率比一般人高出三倍,而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则高出四倍。这项病症没有年龄、性别、族群、区域之分。


【治疗方案】

现有的面瘫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无须手术治疗。

若是病情严重,影响到视力健康,眼疾专科则会介入综合治疗。

陈伟阳说,面瘫属于神经线受感染发炎麻痹,药物治疗是以消肿消炎为先,才能展开后续治疗。医生会让病人服用短期的类固醇,其次是服用维他命B,以补助神经线的复原。

物理治疗则是通过特殊运动,缓解麻痹的神经和肌肉,恢复机能。

针对面瘫的物理治疗分为肌肉物理治疗,即脸部物理治疗(Facial Physiotherapy),受过专业培训的医疗人员指导病患特定的脸部运动动作(比如怎么笑,活动面部神经)。

另一新疗法是名为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的肌肉刺激疗法,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进行治疗,刺激肌肉与神经线链接,这项方法帮助病患较快复原。”

他提醒,治疗期间,贝尔氏麻痹症患者须减少摄取甜食,因为类固醇药物会导致血压上升,若本身患有糖尿病或平日喜爱摄取甜食则需特别控制。

另外,为避免眼角膜受感染,在睡眠和休息时间需使用人工泪液,每隔2小时滴一次,夜间睡眠之前则使用眼睛滋润剂,保护曝露的眼球和眼白。

“病情严重者,我们会让病人入院两三天进行密集治疗,比如一天做两次物理治疗。”

他说,一般患者经过2至3个星期的治疗就可康复,若是老年患者以及患有其它疾病(比如糖尿病),则需4至6个星期。

他补充,面瘫的复原率高,最重要及时治疗就可避免永久瘫痪,平日需维护免疫系统,避免容易感冒和受感染,则可降低病发率或复发率。


【民间偏方和替代医学】

许多人在寻诊就医的同时,也私下采用各种民间偏方或服用辅助品。

有面瘫病患针对医生们说“治疗面瘫的最好方法是让脸部多运动,尤其嘴部”,因此利用咀嚼口香糖的嘴部动作,让脸部保持运动,舒缓麻痹的神经,作为脸部物理治疗的辅助方式。

另有一些患者采用按摩治疗,但若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同样无法收效。

无论如何,偏方始终是偏方,治病是医生的专业,最忌的是自行服用任何有药性的辅助品或未经验证的替代方法,若想尝试任何的辅助方案,务必询问主治医生的专业意见,以免影响正规治疗。


【贝尔氏麻痹症】

波斯医生拉齐(Rhazes,865-925)是目前所知最早详细描述外周和中枢性面瘫的医生,而有关面瘫症的发现和正式研究,则是荷兰海牙的科内利斯.斯塔尔帕特(Cornelis Stalpart van der Wiel,1620-1702)于1683年所做的一份报告,并记入《阿维森纳医典》。

苏格兰医生詹姆士.道格拉斯(James Douglas,1675-1742)以及德国人尼古拉斯.安东弗里德里奇(Nicolaus Anton Friedreich,1761-1836)也描述过这项病症。

直到苏格兰解剖学家和爱丁堡研究生查尔斯.贝尔爵士(Seir Charles Bell,1774-1842)于1829年在伦敦皇家学会出示了三个病例,此病症就以他命名为“贝尔氏麻痹症”。他所举出的三宗病例,两宗师原发性麻痹症,一宗是腮腺肿瘤引起。


【曾经患上贝尔氏麻痹症的名人】

陈炳顺的“名人效应”,让社会再一次有机会对“面瘫”这一常见疾病科普一番,就如过去曾经患上面瘫的名人一样,成为一个宣导有关正确资讯,纠正迷思的契机。

在陈炳顺之前,我国国防部副部长刘镇东也曾患上面瘫;在全球,不论是政治或娱乐各个领域,患上面瘫的国际名人并不罕见。

好莱坞名人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英国男星皮尔斯布洛斯南(Pierce Brosnan)、乔曼提纳(Joe Mantegna)、安裘莉娜(Angelina Jolie)、港星官恩娜、罗家英、关菊英、台湾知名主持人蔡康永、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等,都曾患上贝尔氏麻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