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耐药性(AMR):2019年公众调查报告(1) 

曾经拯救了数以亿计生命的抗生素,让感染疾病死亡率锐减,岂料不到百年,就走下神台站在对立面,成了致命大敌,让人措手不及。

目前,每年有70万人死于“超级细菌”,其中包括23万名新生儿!

抗生素,可以是药,也可以是毒。摆在眼前的事实难以置信,却不容否认,滥用抗生素以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所带来的灾难,已是十万火急,刻不容缓。若继续拖漠视和拖延,他日将有百万千万人因普通割伤和感染而死亡。

那代价……真的太大。


【我们正活在超级细菌时代】

在学术上,抗生素的定义是指“一类由微生物所产生的、对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化学物质”。

自1929年英国科学家亚历山大弗雷明(Alexander Fleming)发现了青霉素,到二战期间青霉素的大规模商业化,再到之后的数十年,链霉菌、氯霉素、四环素等等的相继发现,各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自然而然,抗生素成了现代医疗体系中,对治疗感染疾病极为重要的救命药物。但是,错误和滥用抗生素让药变成了毒,原本是克制细菌传染,变成了强化细菌的武器。

抗生素耐药性,原本也属一种自然现象,但是,抗菌药物在人类和动物中的过量和滥用,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强,以致越拉越多的感染,比如肺炎、艰难梭菌引起的腹泻和淋病等感染性疾病,也变得越来越棘手。

一些常见的病原体已变成所谓的“超级细菌”,对一系列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导致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在治疗患者时的选择越来越少,而抗生素滥用问题也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巨大威胁。

一种名为“耳念珠菌”的超级细菌,其耐药性和高致死率,引起全球医疗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和紧张。

然而,“超级细菌”并不止耳念珠菌。近年来,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超级细菌”频频出现,挑动大众神经,全球关于感染“超级细菌”的报道频仍。

2018年2月,中国湖南长沙一名16岁少年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重症加护病房(ICU)抢救了整整15天,原因就是感染了三大超级细菌之一的“耐甲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aureus)。

2017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一项病例报告——在美国内华达州的里诺市,一名70多岁的女子感染“耐碳青梅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对美国现有26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超级细菌,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第一份抗生素耐药“重点病原体”名单中,被列为1类重点,而有关名单共有3类12种。

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进一步显示,最致命的“超级细菌”碳青霉类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CRKP,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增幅最大,从2007年迄今增长约7倍!

该组织报告表明,在可能引起感染的细菌中,70%已对至少一种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有大约75%的超级细菌感染是在医院和诊所。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则指出,欧盟国家每年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感染的人数约3万3000人,是2007年的三倍!


【抗生素耐药性(AMR)到底有多严重?】

目前,全球约有70万人死于AMR,欧盟国家每年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感染的人数约为3.3万人,是2007年的3倍!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估计,单单在美国每年就有大约2万3000人死于抗生素耐药性感染,比如针对治疗梭状芽胞杆菌的抗生素,其耐药性每年在美国造成近50万人感染,导致大约5000人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单单肺结核病患当中,就有大约48万人感染这种耐药菌株。2014年,该组织估计有3.3%的结核病新发病例对多种药物有抗药性,而在复发病例中,20%具有耐药性!

研究人员进一步追踪了用于治疗大肠杆菌、尿路感染、艾滋病毒、淋病、疟疾、肺炎和葡萄球菌感染的药物抗药性。

2016年,全球有49万人死于耐多药结核病,而耐药性也开始打击艾滋病和疟疾的努力变得复杂化。

革兰氏阴性菌是许多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AIs)的元凶。目前,这种细菌已对越来越多现有的抗生素治疗产生抗药性。这些感染疾病与患者的死亡率和护理成本增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英国公共卫生部报告指出,英国政府认为抗生素耐药性造成的威胁,和大规模流感和大洪水一样严重,若任其发展,到2050年抗生素将导致1000万人死亡,损失达66亿英镑!

世界卫生组织及医学专家忧虑警告,若不采取行动解决这个问题,预料到了2050年,每年因此而死亡的人生将增至1000万人!

在这场健康危机中,马来西亚并没有幸免。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比过去更高,有者高达61%!这意味着患者即使接受抗生素治疗,也没有发挥疗效的可能性高达61%!

世界卫生组织将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列为当前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可影响任何国家、任何年龄的任何人,也影响医疗界在治疗严重抗感染疾病,以及提供标准医疗程序的能力。

细菌是不会受到政治边界和移民政策管制的,研究人员甚至在立陶宛和阿根廷的海鸥尾部发现了耐药性细菌。

最重要的一点是,细菌的耐药性本质上就是一个数字游戏:人们越试图用抗生素杀死细菌,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就越多,而细菌就有越多机会产生新基因来抵抗这些抗生素,人们使用得越少,细菌产生异变的机会就越少。

所以,面对这场健康危机,人类不是无药可救,而是这类“药”(抗生素)用得太多,以致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持续增加,即使病人接受剖腹铲子和髋关节置换等常见手术,也会面临生命危险,估计日后月300万宗普通手术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对患者来说,如果“超级细菌”对“一线”药物产生耐药性,则须改用“二线”或“三线”药物治疗,这将增加医疗成本。

更让人担心的是,假设超级细菌对所有药物都产生耐药性,届时,人类将无药可用。

此外,由于抗生素的研发投入巨大,但利润相对较低,药企对于研发新抗生素的积极性并不高。

一边是患者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另一边是药企不愿研发新药,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缺乏认知,毫无醒觉,抗生素教育宣导任重道远】

人类健康与抗微生物药物的战役中不断升级,医学界可谓节节败退,人们对于抗生素的反应日益极端和偏激,这才是最可怕、最棘手的事。

多数人对于抗生素缺乏认知,不是过度依赖,就是完全排斥,妖魔化和误解抗生素是一个问题,没有正确使用抗生素又是另一个问题。

抗生素有其重要性,问题在于过度和滥用,除了必须严格监督医疗人员的专业操守,民众本身的思维更需要改变。

抗生素的滥用,是因为在疾病治疗上常常被当做“万能药”使用,医生可为任何要求开抗生素的病人(不管是否需要)开处方。

即使到了今天,一些国家仍然把抗生素列为非处方药品,可以像安乃定(Anadin)或泰诺林(Tylenol)那样随意购买。

世界卫生组织抗菌素项目负责人马克.斯普林格博士(Dr Marc Sprenger)就此情况警告过,欧洲大部分地区使用抗生素的概率是瑞典或荷兰的三倍,而这与越来越多人生病无关,是一种“文化现象”!

英国卫生部数据显示,2017年有38%的英国病人即使出现咳嗽、感冒和喉咙痛等病症,也会要求医生开抗生素处方。

这种情况,就像马来西亚传染病专科权威兼卫生部卫生事务(研究和技术支持)副总监拿督李国忠医生(Dato’ Dr Christopher Lee)一再提醒和强调的:“这些普通感冒症状并非细菌感染,而是病毒,可自行痊愈,不需要抗生素。”



■由马来西亚传染病与化疗学会(MSIDC)、马来西亚医药协会(MMA)、马来西亚药剂师协会(MPS)、瑞辉(Pfizer)马来西亚私人有限公司支持的“向超级细菌宣战”(War Against Superbugs)活动,发布“2019年抗微生物耐药性公众调查”报告,揭露马来西亚癌对抗为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方面所面对的棘手问题,左起为马来西亚药剂协会主席纳玛吉、马来西亚传染病专科权威兼卫生部卫生事务(研究和技术支持)副总监拿督李国忠医生、马来西亚药剂师协会主席安拉希布昂、微生物学家兼马来西亚传染病与化疗学会秘书莎菲娜兹阿米诺丁教授以及瑞辉马来西亚私人有限公司全国经理冯碧霞。


早前,本地传染病专科、微生物学家、药剂师和制药企业早前聚集一堂,联合推介已持续几年的重点活动“向超级细菌宣战”,一众专家也在座谈分享及讨论最新的AMR问题进展和状况,同时发布最新的“2019年AMR公众调查”报告,并且积极回答现场媒体的提问。

这是由马来西亚传染病与化疗学会(MSIDC)、马来西亚医药协会(MMA)、马来西亚药剂师协会(MPS)、瑞辉(Pfizer)马来西亚私人有限公司支持的“向超级细菌宣战”(War Against Superbugs)活动而特别展开的“2019年抗微生物耐药性公众调查”。

这项调查涉及704名巴生谷地区的三大种族公民,受调查民众75%为巫裔,19%华裔,6%印裔,年龄层从18岁至65岁以上,其中25岁至34岁的年龄层占最多数,达268人。

受调查群众的学历以大专和大学程度占最多数,月入从2000令吉至1万令吉水平。调查结果揭露:
→绝大多数受访者不了解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MR)因何而来;
→每3名受访者当中,就有1人误以为抗生素可用于对抗包括病毒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马来西亚迫切需要加强针对AMR和负责任地使用抗生素的公众教育;
→86%的受访者表示实际上并不了解AMR的原因何在;
→35%的受访者没有意识到抗生素耐药性细菌如何传播;
→30%认为抗生素耐药性情况已经失控,并且只会愈加严重,个人无能为力;
→虽然大部分公众认同定期接种疫苗可减少感染和抗生素使用几率,但仍有大约30%人没有正确及恰当使用抗生素;
→14%的人认为可与家人和朋友共用抗生素;
→13%的人认为可向医生要求开处或购买相同的抗生素,以便治疗和以往类似的症状;
→7%的人认为一旦感觉好转,就不需要完成规定的抗生素疗程,并可存放余下药物以备将来之需;
→10%的人认为可从药剂师而非医生那里购买或要求开处抗生素
→虽然多数人知道共用抗生素是不正确的,但每5个人当中人仍有人错误使用抗生素;
→尽管多数人被提醒不应随意要求或购买抗生素,但18%人依然会选择这么做。
→91%受访者表示知道抗生素不能储存起来以备日后使用。
→85%受访者知道只有医生才能开处方使用抗生素,而不是直接到药剂行柜台购买。

马来西亚传染病与化疗学会(Malaysian 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Chemotherapy,MSIDC)秘书莎菲娜兹阿米诺丁教授(Prof Dr Syafinaz Amin Nordin)透露,“2019年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公众调查”发现,在704名受访者当中,86%认为“身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代表人体有了抵抗力,而事实上,这完全是很大的误解!

她指出,对正规或标准治疗产生抵抗力的其实是“细菌”本身,而不是“人体”,最可怕的是,这些细菌会继续在人群中传播,导致更多、更大范围的感染!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与超级细菌对抗,包括负责任及正确使用抗生素、持续更新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等,这些都是基本的必要措施。”

政府方面,李国忠透露,卫生部推出“抗生素耐药性马来西亚行动计划”(MyAP-AMR),以尽量减少抗生耐药率的扩散。


教育民众是长期的工作,除了正确认知和正确使用抗生素,更重要的是,必须了解到这场战役不只是政府和医疗机构的单方面责任,而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行动,

李国忠一再强调,公众教育有助改善专业医护人员开处抗生素以及身为消费者服用抗生素的方式,以便有效对抗AMR,并确保下一代仍可受惠于这些可挽救生命的药物。

“为了展开与超级细菌的抗战,我们各个利益相关单位通过不同管道协调行动,比如改善公众教育和国家行动计划,促使整个领域在行为上实现即时的全面改变。”

马来西亚医药协会(Malaysian Medical Association,MMA)主席莫哈末纳玛吉依布拉欣医生(Dr Mohamed Namazie Ibrahim)认为,站在医疗前线的医生,在减少抗生素耐药性恶化及扩散上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比如抗生素管理和教育患者适当及正确抗生素的重要性,并且通过使用目前的临床指南,支持合理及适当的抗生素处方,与患者沟通可能不需要服用抗生素的时候和原因,以及在需要抗生素开处时,鼓励患者依从医生的指示服药等等,提升群众的健康指示,从而改变长期以来的抗生素使用行为。”

马来西亚药剂师协会(Malaysian Pharmaceutical Society,MPS)主席安拉希布昂(Amrahi Buang)则认为,在对抗AMR方面,传播有关讯息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而社区的药剂师更是第一线的重要关键,有机会和能力向民众宣导正确讯息。

“药剂师是社区的一份子,我们在全国各地的会员,每天都会见到数百万的民众。在与AMR抗争的过程中,这些重要的接触点可以成为我们的关键武器。药剂师也可以就正确使用抗生素提出建议,善用及发挥其专业服务社群。”



【对抗AMR,人人有责】

对抗AMR不是政府和医疗机构的事,单方面的努力不但事倍功半,也无法解决问题。除了加入传染病社群,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可尽一己之力帮助预防AMR的扩散与蔓延。
→首先,除非有需要,否则不要随便服用任何药物,尤其是抗生素。举例,针对细菌的抗生素在治疗普通感冒方面是无效的,因为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不是细菌。
→如果医生为患者开处抗生素,请务必按照指示服用。
→完成整个药物的疗程,不要错过服用任何剂量,也不要服用别人的处方药物。
→及时接受疫苗接种,可减少因感染而需要接受抗微生物药物治疗的机会。


【社会资讯】

★马来西亚传染病与化疗学会(MSIDC)
成立于1987年,旨在促进传染病和化疗知识的获取和传播,并通过讨论、报告和出版物促进研究和科学知识。该学会也是国际传染病与癌症花絮额疗法学会(ISC)以及亚太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学会(APSCMI)的附属会员。

★马来西亚医药协会(MMA)
马来西亚所有注册医生的主干机构,成立于1958年,60多年来积极参与制定国内医疗基金的进程,也是代表马来西亚医生的权威组织,长期持续为重大健康问题贡献资源和力量,尤其是关于马来西亚医疗保健服务的趋势。

★马来西亚药剂师协会(MPS)
成立于1967年的全国药剂师组织,旨在促进和维护国内药剂专业的声誉和权益,并维护和提高行业的专业标准和操守,推动药剂学和药剂教育的发展,在促进会员间的专业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协会也致力于发布与药剂学实践相关的科学和专业讯息,以及协助促进发现、发明和研究,改善药剂科学。


★瑞辉对AMR的承诺
该企业意识到与AMR相关的严重公共卫生危害,并已采取重要措施以解决问题。2016年初签署了“打击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宣言”(Declaration on Combating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一项由100多家公司和13个行业协会起草并签署的全球号召,旨在推动行业与政府的合作,以携手解决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问题。

作为AMR的后续行动,瑞辉和12个行业合作伙伴公布了“打击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行业发展蓝图”(Industry Roadmap to Combat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全面行动计划,列出立志提供的四项重要承诺。2019年初,获得“药品获取基金会”(Access to Medicine Founadtion)的AMR基准报告承认为“可谓传染病市场中表现最好的大规模研究型制药公司之一”,其ATLAS数据库在监控方面展现优势、强大的生产承诺,以及健全的疫苗管道备受各方肯定。

★瑞辉在与AMR战役中的系列行动

作为全球领先的抗感染药物供应商之一,瑞辉致力于与传染病社群紧密合作,并通过以下方式减缓AMR日益严重的威胁。

→通过积极的管理支持医疗保健专家以及公众的教育工作,并且为医疗保健服务供应商提供有关AMR的持续医学教育培训。

→诸如“抗微生物测试领导与检测”(ATLAS)数据库等创新的监测工具,为医生和全球医疗界免费提供关于各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以及超过70个国家新型耐药模式的重要数据。2018年1月关于AMR的药品获取基准报告指出,这项监测数据库在所有AMR监测计划中成为重要角色,因为传染病社群可全面使用这个数据库。

→通过全球政策领导促进抗生素和疫苗的研发、获取及正确使用,并与政府及相关组织合作解决AMR问题,聚集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建立民众对AMR的醒觉意识和重视。

→扩大其多元化的抗感染药物与疫苗产品组合,以帮助世界各地的民众治疗和预防严重感染疾病。迄今,瑞辉为全球感染疾病患者提供超过80种可挽救生命的多元化药品组合,包括目前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清单的45种抗生素,还有已被证明有助于减少民众对抗生素的依赖性的创新疫苗。

→采用负责任的生产守则,尽可能减少人类健康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欲了解更多有关AMR及瑞辉抗感染药物的资讯,可登录浏览 www.pfizer.com


点击链接,继续阅读
抗生素耐药性(2)
抗生素耐药性(3)
抗生素耐药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