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耐药性(AMR):抗生素消耗量与消费(2)
过去15年,全球抗生素使用量飙升近40%,日均抗生素服用剂量估计为350亿,每1000人的死亡率上升39%!打开“全球抗生素使用量地图”一览,泛滥和严重情况堪称触目惊心!
抗生素耐药性日趋严重,摧毁力不容小觑,一向缺乏调研和数据库的我国也开始慎重看待这项问题,卫生部在最近3年正式行动,展开我国抗生素会用情况调查和数据统计,目前已进入总结阶段,报告最快将在7月间发布及上载至卫生部官网!
【全球抗生素使用量惊人】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抗生素使用量在15年内飙升了近40 %,令人担心常规手术可能成为致命的“临界点”——使用抗生素的人太多,产生了对药物的“超级细菌”,一旦术后感染,却可能没有一种有效的抗生素可使用!
这样的未来,难以想象,也不敢想象。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一再警告“全球抗生素使用情况不容乐观”,抗生素滥用问题亟需解决!
2015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2000年至2010年间,全球抗生素消费量增长了30%!
去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抗生素消耗检测报告》揭示了65个国家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巨大差异和滥用情况,堪以“触目惊心”形容。
报告揭示,在所有受调查的国家中,蒙古的抗生素消耗情况最严重,平均每1000名国民的日均抗生素摄取量达64.41剂!非洲国家布隆迪的抗生素消耗量则最低,日均摄取量为4.44剂。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各国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巨大差异表明,一些国家可能过度使用抗生素,而其他国家却可能没有足够机会获取这些拯救生命的药物。
再看各个国家的其他调查数据。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数据显示,美国每年至少有200万名患者感染抗生素耐药,其中至少2万3000人因此死亡!
在亚洲,日本平均每1000名国民日均抗生素摄取量为14.19剂,数目仅为韩国的一半。
普林斯顿大学一项涉及76个国家的研究发现,截至2015年,全球人口的抗生素日均摄取量高达350亿剂,每1000人的死亡率比2000年高出39%!
调查指出,西班牙人的抗生素日均摄取量在高收入国家中居冠;希腊、法国、比利时和爱尔兰亚也在大量使用抗生素。
根据受调查国家样本得出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服用抗生素的人数已从2000年的每1000人每天11.3次,剧增到2015年的每天15.7次!
广谱青霉素是最常见的抗生素,2000年至2015年间,其消费量增长了36%,最大的跃进出现在较贫穷国家,消费率剧增56%!而高收入国家的消费者则为15%。
随着美国成为一个庞大的消费国,新的、最后使用的抗生素也在不断增加。
以前的富裕国家服用大部分抗生素,但一些中低收入国家如今正有赶超之势。这是因为人们能够给更轻易购买到抗生素,加上城市生活和交通污染导致的疾病增加所致。
2014年在英国成立的一组专家采用制药公司销售数据研究了2000年到2015年,76个国家的抗生素消费模式。
研究结果揭示所研究的这个时期,限定日剂量(DDD,用于衡量抗生素消费的一种常用度量)增加了65%,从2110亿限定日剂量增至3480亿限定日剂量,而抗生素消费率也增加了39%,从每1000国民每日11.3限定日剂量,增至15.7限定日剂量。
这种增加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增长有关联。在这些国家,抗生素消费额增加了114%,从1140亿限定日剂量增至2450亿限定日剂量,而消费率则增加了77%,从每1000人每天7.6限定日剂量增至13.5限定日剂量。
在高收入国家,抗生素消费增加了6%,从970亿限定日剂量增至1030亿限定日剂量,但消费绿却减少了4%,从每1000人每天26.8限定日剂量减少至25.7限定日剂量。
研究小组也预计,若持续当前的趋势,到了2030年,全球总抗生素消费将增加200%!
负责这项报告的研究小组是由位于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美国首都疾病动力学、经济和政策中心的科学家领导。
该研究进一步指出,曾经,使用抗生素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法国和意大利,如今抗生素消费量增长微乎其微。
但是,在其他地方的情况却截然不同,低收入国家成为推动抗生素使用和消费的主动力,这些国家的人们如今比以往富有,有能力服用青霉素等抗生素,即使这些抗生素是不必要的。
根据《PNAS》杂志刊登的一份研究,目前使用抗生素的主要中低收入国家是印度、中国和巴基斯坦。
印度抗生素的消费量增长一倍多;在中国,抗生素消费量增长了79%,而巴基斯坦则增长了65%!
2019年初,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发现,全球抗生素的使用有天壤之别,最富裕国家使用抗生素的数量是贫穷国家的16倍,比如阿莫西林的实用!
“一些国家存在滥开抗生素的现象,而其他国家则可能无法获得所需抗生素。”
报告指出,过度使用和滥用抗生素是出现抗菌素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倘若没有有效的抗生素和其他抗生素,未来人类将无法治疗肺炎等常见感染疾病!
自2016年以来,世卫组织帮助各国追踪抗生素用量,该行动可以监测药物的使用方式和用药原因,以抑制药物抗药性,但是,人们对于低收入国家而言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却知之甚少。
报告根据各国所提交的抗生素生产、进口、保险和报销等记录,医生处方记录和药方配药数据,经验证后根据汇总数据评估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虽然报告中绝大部分的数据来自欧洲监测过程,但也包括最新采集到的来自16个中低收入国家的数据。
该报告发现,抗生素消费量从定义的4.4千人日用剂量飙升到64.4,该指标大致相当于每1000人当中每天接受抗生素治疗的人数。
阿莫西林(Amoxicillin)和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是青霉素类抗生素,通常与阿莫西林共用,其商品名为Augmentin,属于最常用抗生素之一,这些抗微生物的制剂常用于治疗常规感染。
据报道,在一些最有可能引起抗生素耐药性的国家,其他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人群不到20%,而一些国家的抗生素消费总量则不到总人口的20%。相比之下,所谓的“储备”抗生素(只是针对多重耐药菌的特定感染的最后手段),不足抗生素总消费量的2%!这些消费数量偏低,表明一些国家可能无法获得这些必须药物。
该报告调查结果证实,“有必要采取强制执行处方政策等紧急行动,以减少抗生素滥用”。
综合其他各项针对抗生素问题的研究报告所得结论也指出,当前全球各国必须重新思考如何贯彻减少抗生素消费的政策,包括改善医疗卫生、疫苗接种和获取诊断工具方面进行重大投资,才能有效防止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随着全球抗生素消费量的增加,抗生素耐药性带来的挑战可能变得更严重,而这个严重问题和趋势是由抗生素消费驱动的,对全球健康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
“消除过度使用抗生素应该是每个国家的优先事项。据估计,在高收入国家,30%的抗生素使用是不合适的。”
这些抗生素研究报告的学者皆有共同的忧虑,并一致认为这些关于全球抗生素使用的里程碑文件应引起各国对抗生素过度使用的认识和重视,同时激励各国政府改进抗生素处方。
综合学者们所强调的重点——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但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比如而过感染或流感,抗生素的处方往往是错误且不必要的。
如今,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威,估计2016年至少有70万人死于抗生素耐药性!
因此,了解抗生素消费模式,可能为致力于让抗生素耐药性最小化的政策提供讯息。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抗生素使用优先分级为“可用”、“慎用”及“备用”三类,并提醒人们备用强效抗生素只应用于最危急情况,比如——当多重耐药感染危及生命,其他药物都已失效后,才可作为最后治疗手段,以避免细菌一旦对强效抗生素产生抗药性,连带所有抗生素皆失去效用。
但是,报告却发现,意大利、西班牙和日本皆大量使用备用强效抗生素。
→意大利每日消耗的抗生素中,有2%属于备用类,高出英国6倍!
→日本的“备用类”抗生素时候用量比例高达1.1%,远高于韩国的0.2%!
自1928年微生物学家和药理学家弗莱明在研究中发现青霉素,继而开启人类抗菌治疗新时代之后,虽然成功挽救了无数生命,成为现代医学基石之一,但抗生素的持续使用和过度扩大,细菌也开始“进化”,产生可以抵抗治疗药物的“超级细菌”,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新强敌。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和超级细菌威胁日趋严重,世界卫生组织一再警告,若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世界上有效的抗生素很快就会消耗殆尽。一旦失去有效抗生素和其他抗菌药物,意味着人类在防治传染疾病和延长生命方面所取得的许多进展将前功尽弃。
目前,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有效的干预措施,包括管理、公共教育和限制过度使用最后使用的抗生素。
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部门负责人苏珊娜.希尔就此强调“有必要采取紧急行动”,例如实施处方政策和抗菌药物管理方案,以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世界卫生组织针对抗生素发表声明,发布抗生素消费的可靠数据,对于帮助各国提高适当使用抗菌药物的认识至关重要。
美国疾病动态、经济和政策中心的艾利克雷恩博士(Eili Klein)进一步强调:“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我们现在有了为这些解决方案提供讯息所需的关键数据。”
【中国成为最大受害者】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范围里没有中国,但情况不容乐观,其他的数据来源也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抗生素产量第一,消费也占全球抗生素的一半,更甚的是,儿童是应用抗生素最多的群体!
根据美国媒体发布的一项科学报告,中国抗生素使用量约占世界一半之多,其中48%为人用,其余用于农业。
英国财政部也曾就抗生素问题指出,中国将有可能成为受到抗生素耐药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科学院近年的研究结果指出,中国每1000人的抗生素日均使用量是英国的5.7倍,美国的5.5倍之多!
中国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可划分成明显的东部和西部两个部分,东部的抗生素排放量强度是西部的6倍以上!
从2016年8月开始,中国官方多个部门联合印发《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管制肆虐的抗生素滥用。
2018年,中国政府再次严令管控抗生素滥用,特别是儿童滥用的问题。
【看不到的经济影响】
一旦出现抗生素耐药性,对患者来说,意味着更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可能面对无药可用的致命危机。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如果感染对首先或“一线”药物产生耐药性,则须改用“二线”或“三线”药物治疗,而这往往会更加昂贵,而且一些环境未必拥有其他的治疗选择,比如用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药物,比用于治疗非耐药性结核病的“一线”药物贵100倍以上!
此外,英国政府委托埃克赛特大学等院校学者们展开的一项研究显示,耐药性的危害对劳动力健康和生产部门的实质影响,可能使全球经济(以GDP衡量)下降2%至3.5%!
欧盟驻中国农业健康和食品安全事务公使衔参赞华杰鸿指出,在欧洲,因滥用抗生素或抗生素耐药性已导致每年大约有2万5000人死亡,从而带来每年大约15亿欧元的经济损失,而亚洲因抗生素问题而死亡的人数更多达473万!
“到了2050年,这可能会超过癌症,成为人类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根据欧盟相关组织的预测,到了2050年,因抗生素耐药性而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数将突破1000万人,经济损失预估高达100亿欧元!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份声明指出,作为人类最后的救命稻草,如果抗生素都不能再起到效用,那么未来可能将重新回到无法治愈感染的时代。
【亡羊补牢,应对策略,我们还能回头吗?】
全球正在承受过度使用抗生素的苦果,死于超级细菌的人数越来越多,尽管部分国家努力采取应对策略,但仍有不少国家无动于衷。
在欧洲,英国是最重视抗生素耐药性健康危机,也是削减抗生素行动最积极的国家,并于今年初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公布新的五年计划。
英国首席医疗官警告,英国将出现“抗生素后启示录”,近年努力采取行动削减抗生素,但是,以前的贫穷国家却反其道而行,更频密及大量使用抗生素。
“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感染更难治疗,英国每年有成千上万人因为耐药超级细菌而死亡!”
为此,英国政府计划改变为制药公司提供资金的方式,以鼓励它们开发新药,同时也扩大努力,减少不必要地使用这些药物。
英国药物咨询机构、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卓越研究所、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将试行一种新的支付模式,这意味着制药公司将根据药品对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价值,而不是由其出售的药品数量决定能获得的资金多寡。
在最新的五年计划里,英国政府的目标是在2040年之前控制和遏制抗菌素耐药性,并在未来5年内,将英国人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减少15%。
此外,英国政府也计划在2020年之前减少动物抗生素的使用,要比2016年的使用水平上减少25%。
自2014年以来,英国已将其抗生素使用量减少了7%以上,英国国民卫生保健组织资料显示,2015年抗生素处方比2014年减少了5.3%,但在2013年至2017年期间,耐药血液感染的病例却增加了35%!
作为政府计划的一部分,英国将努力减少手术期间的感染,并指导临床医生如何适当地开抗生素。
此前的相关研究发现,医生有时对于一些可通过免疫力自愈的病症滥开抗生素,比如喉咙痛、或对抗生素没有反应(不需要抗生素)的病毒。
英国政府计划在2025年将耐药感染人数减少至5000人,即目前患者的10%,每年至少防止1万5000名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受到感染。
在世界经济轮上,英国卫生部长在提出英国政府20年愿景时表示,虽然每个人都从抗生素中受益,但很多人想象不到滥用抗生素所带来的可怕后果。
医学界不止一次警告,滥用抗生素直接损害人类器官健康,并产生耐药性超级细菌,可能导致一些疾病无药可治。
此外,滥用于畜牧业和农业的抗生素,残留在鸡鸭鱼肉等动物体内、水果水彩粮食里、土壤和水等自然环境中,造成严重污染。
■马来西亚传染病专科权威兼卫生部卫生事务(研究和技术支持)副总监拿督李国忠医生(左2)。
【马来西亚缺乏精细统计】
我国的数据和研究总是少得可怜,而且常常是咸丰年那么久远的数据,也因此难以掌握确实的情况,应对问题的策略和行动总是“慢三拍”,只能从国际数据带出问题的严重性,但始终隔层纱,社会没有切身感受。
马来西亚传染病专科权威兼卫生部卫生事务(研究和技术支持)副总监拿督李国忠医生坦言,卫生部其实做的不少,在抗生素耐药性这个问题上,其实从两年前已开始发布统计数据和更新资讯,并且略有进展。
“卫生部在最近两三年其实有抗生素使用量的数据报告,并且在分析重点和结论后发布到官网,公开给民众浏览。不过这些统计暂时只有政府医院的统计,可看出整体情况,但未有精细而确实的统计。”
“最新的数据预计将在今年7月发布,目前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分析和重点结论。”
他透露,卫生部和三家大学医院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抗生素使用量整体上有所减少,虽然只是少许,但至少有行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好过什么都没做。
“一些私人医院和药剂行也开始有统计数据,与政府配合,这是好的进展,日后将可掌握更多、更确实的数据和情况,继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他说,比起政府医院,私人医院和私人诊所的抗生素使用量依然很高,不只是在加护病房,也包括普通病房,所以卫生部和医药理事会等相关机构和组织,今年开始将抗生素耐药性的重点放在这方面。
“若你问我私人医院和诊所的抗生素使用量数据,我们(卫生部)真的没有办法得到确实的数据,因为全国大约有7000多家普通科诊所!所以如今我们需要的是私人医院和诊所的积极配合。”
他进一步指出,统计数据和发布分析报告,降低抗生素使用率目的是为了减少超级细菌的感染风险。抗生素使用量越高,尤其是一些高端的抗生素,就有可能制造更多的超级细菌。
他坦言,正确使用抗生素很重要,虽然不是零风险,但任何药物都有其风险,所以才需要掌握剂量和正确使用。重点是,在应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上,我国已展开了第一步,即使只是一小步。
事实上,卫生部正在制定抗生素使用指南,制定一份简易的流程表,列出6种常见的抗生素和使用范畴,包括喉咙痛、普通肺炎、皮肤感染、耳部感染等等,通过流程表简明分类和解说可使用的应对方案或可使用的抗生素种类,以及是否有必要使用抗生素,让普通科医生能更清楚和谨慎开处方使用抗生素,协助普通科医生更好及恰当使用抗生素,减少滥用几率。
他强调,同样是感冒,但病人的不同状况,则有不同的应对方案。以普通感冒为例,若是一般人,其实不需要抗生素,三五天至一个星期就会自行痊愈,若之后未好转,专业医疗人员则会依据情况需要而开处方,包括抗生素。
“但是,若是一个60岁的老年病患,并且有糖尿病,那我就会更加谨慎,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案,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感染几率和并发症风险较高,那就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降低风险,”
他强调,公众本身需要主动询提问“是否真的需要抗生素?”、“为什么需要?”、“如果不用会有什么问题吗?”,这些都是病人的权利,而不是“我是医生我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