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大时代(下篇):治疗流感

流感的存活力和传染力究竟有多强大?面对百年不死的病毒,一次次牺牲数以百万计的生命,人类不断研究对抗变异病毒的新武器。

当下,全球的关注焦点唯有新冠肺炎和疫苗,但医疗科研领域始终没有低估或忽略死亡率和威胁率更高危的流感,在2020年即将结束时,正式捎来新型口服流感治疗药物XoFluza。

当政府和医护前线为应付骨痛热症、流感和新冠肺炎等各种传染型疾病而分身乏术、焦头烂额之际,这项正式引进我国并且获准使用的新治疗方案,无疑成了一道减轻负担的“及时雨”。


【流感病毒的存活力和传染力】
早在1982年,贝恩等传染病医学专家在传染病期刊发布的研究报告就已指出,流感病毒能在环境表面存活长达24小时至48小时,包括纤维物表面(布)存活8至12小时、在人类手部表面的存活时间为5分钟。

国大医药中心传染疾病科主任兼传染疾病内科顾问培德里克柏利亚三美医生(Dr.Petrick Periyasamy)综合多项流感病毒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更甚的是,急诊室患者在治疗之后的3小时后,流感病毒仍可通过空气传播;而在口罩表面存活的流感病毒,传染性长达至少8小时!”

2016年的一项研究指出,流感病毒在家庭成员中的传播率为30%,通过根据聚合酶链反应(PCR)确认的感染率为1%至38%,6%至35%是根据疑似流感症状而确诊,另外3%至31%是基于急性呼吸道疾病。

不论是通过空气传播、社区或家庭感染,有迹可循的感染仍属可控因素,无迹可寻的感染才棘手且难控。

针对流感病毒的医学研究早已发现,并非所有的感染都会遵循“感染方程式”而出现症状,但是一直到贯穿整个2020年的新冠病毒出现,世人才真正看到并且牢牢记住“无症状感染”(Asymptomatic Infection)这个字眼。

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NAS)的弗雷泽(Fraser)教授等人在《传染病暴发的可控因素》研究中指出,无症状的流感病毒传播风险比有症状传播率低70%,但仍可通过飞沫(说话)传播。在研究人员检测到病毒的样本中,有48%的样本是来自没有咳嗽或打喷嚏症状者,仅仅是在采集过程中曾说过话。


【呼吸道传染疾病检测和治疗】
现有的呼吸道感染检测方式,不论流感病毒或新冠肺炎病毒,都是以棉棒采集鼻咽样本的拭子测试(Swab Test),经过连续三次的流感快筛以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测试的结果属阳性(确诊)或阴性(非确诊)。

截至目前,季节性流感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预防、症状管理和抗病毒治疗措施,包括非药物治疗的干预措施(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tions)、接种疫苗、症状药物(symptomatic-only medications)以及抗病毒药物(antivirals medications)。

培德里克指出,非药物干预措施的目的在于限制或阻断病毒传播,包括隔离确诊病患、使用防护设备(口罩)、掩口咳嗽、手部卫生(勤洗手、消毒)、照顾环境卫生和正确处理垃圾/废弃物。

抗病毒治疗通常用于高风险群,尤其是感染风险偏高的2岁或5岁以下儿童及6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和长期药物治疗的病患群:
→慢性肺部疾病(包括哮喘)、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病(包括镰状细胞疾病 sickle cell disease)、新陈代谢疾病(包括糖尿病)、神经系统和神经发育状况(脑瘫cerebral palsy、癫痫epilepsy、中风stroke、智力障碍intellectual disability、中度至重度发育迟缓、肌肉营养不良muscular dystrophy或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由药物或艾滋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on)
→妊娠期间或产后(分娩后2周内)
→正在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或水杨酸盐药物治疗的19岁以下年轻病患
→极度肥胖者(体重指数超过40公斤)

他强调,抗病毒治疗主要用于减少死亡率、住院率和症状持续时间。但是,迄今用于治疗流感的抗病毒药物选择有限,主要只有三大类——M2蛋白质抑制剂(M2 Protein Inhibitor,M2PI)、神经胺酸酶抑制剂(Neuraminidase Inhibitor,NAI)以及较新型的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Cap-Dependent Endonuclease Inhibitor,CDEI)。

他进一步解说:“流感病毒的生命周期会经过结果阶段:附着(adhesion)到宿主细胞、通过膜融合进入细胞、细胞核内病毒基因组复制、蛋白质合成、最后通过出芽(budding)方式释放新形成的病毒。”

在多数国家获准使用的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主要有金刚胺(Amantadine)、龟刚胺(Rimantadine)、扎拉米韦(Zanamivir)和奥司他韦(Oseltamivir)四种,前两种用于A型流感,后两种是后期研发、用于治疗A型和B型流感。

属于金刚烷胺(adamantanes)类药物的金刚胺(Amandadine)和龟刚胺(Rimantadine)只能用于抑制早期病毒复制,通过阻扰A型流感病毒的M2蛋白离子通道(matrix 2 ion channel protein),防止病毒基因组向细胞核迁移。不过,基于这两种药物对于中枢神经的副作用,以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耐药性,如今已不再用于临床治疗。

NAI类药物如口服型的奥司他韦(Oseltamivir)、注射型的帕拉米韦(Peramivir)、吸入型的扎拉米韦(Zanamivir)等,是通过病毒表面的神经胺酸酶活性,进而阻断新形成的病毒颗粒从宿主细胞脱离和释放。


【马来西亚流感疫苗率差异大】
接种疫苗是世界卫生组织任何并推荐的防控传染疾病有效措施之一,许多国家政府也将普遍常见的高危传染疾病疫苗纳入国家疫苗计划,而我国政府更规定所有医护人员皆须接种疫苗,以便长期在病毒威胁环境下工作的医护人员拥有最基本的防护罩。

预防胜于治疗,从一开始就做好把关措施,虽无法达到滴水不漏的地步,却有助于达到传染疾病的防控绩效。

根据马来西亚传染病与化疗学会(MSIDC)成人疫苗接种指南,任何50岁以上、18岁至49岁患有1种或以上慢性疾病的高风险群、孕妇和所有医疗工作者都应接种疫苗。

该指南也建议与高风险群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接种疫苗,包括6个月以下婴儿的托育人员。

相关研究指出,规定医护人员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有助减少疑似流感发病率达42%、病患死亡率降低29%、减少发热性呼吸道并累积天数和缺勤天数,最重要的是,减少症状和无症状感染率。

尽管政府和医疗人员长期呼吁人们有关疫苗对于防控传染疾病的重要和有效性,但是,除了国家疫苗计划强制规定的疫苗,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对于政府建议的其他各种疫苗接种率差异甚大。

培德里克指出,对流感风险认知不足、认为疫苗效果不大、每年必须接种流感疫苗和费用等,都是导致我国的疫苗接种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他引用研究指出,流感病毒会变异,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有效性也会产生变化,比如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研究显示,2004年至2005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效果可低至10%,而2010年至2011年的效果则达到60%。

他解释,导致疫苗防护功效不一或低效的原因,主要是未达最佳标准的吸收(suboptimal uptake)、疫苗的防护效果和当年实际流行的循环菌株型存在不匹配问题、以及在A型/H3N2流感病毒占主导地位的流行季节时会降低疫苗的总体功效。



■培德里克(左)与历文泓(右)医生推介正式获准在马来西亚使用的流感新药XoFluza。

【流感治疗——新型单剂量口服药物XoFluza】***(KKLIU:2215/2020)
最新单剂量口服型流感药物XoFluza早前正式引进马来西亚,并获准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年龄层的急性流感和非复杂性流感。

这款新药和目前其他可用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不同,其机制是阻断病毒聚合酶的亚基(流感病毒中的一种酶),亦即干扰病毒的繁殖能力,从而在抗流感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就能遏制病毒复制和感染,而传统的抗病毒药物则是感染流感病毒在体内的扩散能力。

研究指出,这款单剂量口服药物对多种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的疗效,包括耐奥司他韦病毒株和禽流感病毒株(H7N9、H5N1)。

在一项涉及1436名12岁及21岁以上的患者的多个中西、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第III期CAPSTONE-1研究中,研究人员在评估XoFluza的疗效和安全性时发现,与Oseltamivir或安慰剂相比,XoFluza可明显减轻流感症状,比如在一天之内只有50%患者携带可检测到的流感病毒,而服用oseltamivir则有90%患者仍呈流感阳性。

研究发现,接受XoFluza治疗的患者,流感病毒在24小时后停止扩散,有助控制疾病爆发,而服用oseltamivir和安慰剂的患者的流感病毒,分别持续蔓延72小时和96小时。

此外,与安慰剂相比,XoFluza有较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腹泻、支气管炎、恶心、鼻窦炎等等)的总发生率在数值上低至20.7%,安慰剂则有24.6%;再者,Oseltamivir治疗方案需时5天,每天2剂,而XoFluza治疗剂量减至1剂,有利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这项口服治疗药物已于2018年获得日本和美国批准使用,临床证据显示XoFluza在多个人群(健康、高风险、儿童)和治疗环境(有流感症状、接触后预防或接触病毒后)中皆有一定的疗效。

有关这项药物的第三阶段发展计划也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至1岁以下的重症儿童和重症、住院的流感患者,并且评估其减少流感从感染者传播给健康人群的潜力。

XoFluza是由日本塩野义制药公司(Shionogi)研究,并与国际传染疾病医疗领域的罗氏集团(Roche)合作开发,前者保有日本和台湾的独家专利,后者则拥有全球专利。

罗氏马来西亚医疗及监管董事历文泓医生(Dr.Charles Li)早前推介XoFluza时说,这项新治疗药物标志着流感医学领域近20年的新进展,其特殊的药理作用机制已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对于改善传染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传染病是全球死亡和疾病的主要原因。”

当前新冠肺炎传染疾病仍在全球持续不断,人们对于流感这类的传染病之严重性和危险性也应具备一定的意识和关注。为此,罗氏马来西亚发起“Axe The Flu”意识醒觉运动,宣导和提高马来西亚民众对传染疾病的认识,尽早识别流感症状和有效治疗,以及预防病毒传播的关键。

“若患者在出现症状之后的48小时之内就医,一剂XoFluza即可有助缩短流感症状的持续时间。”


点击阅读 : 【瘟疫大时代上篇-流感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