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系列上篇
众所周知,吸烟,尤其是二手烟,是导致肺癌的祸首,但并非唯一凶手,家族病史(基因遗传)、环境污染、职业和长期曝露在有毒物质的环境,都是肺癌几率的风险因素。
肺癌致因的科研指出,即使非吸烟者也会患上肺癌,医学科研进一步发现“三手烟”这一号“新杀手”的巨大威胁,更甚的是,肺癌趋向年轻化,而在年轻群体中日益普遍的“电子烟”,虽未科研证对人体健康的长期伤害,致癌甚至死亡的新闻却时不时跃上媒体焦点。
【肺脏与烟害】
马大专科医药中心胸肺科及内科专科严崇君教授(Prof Liam Chong Kin)指出,肺癌发病率在50岁至70岁以上的年长群体,尤其是长期吸烟者及重度吸烟者。
“但是,当前不容忽视的情况是肺癌渐呈年轻化趋势,年轻吸烟者增加,即使是没有吸烟的年轻人也会患上肺癌!换言之,吸烟并非肺癌的唯一凶手,非烟民也会患上肺癌。”
他指出,除了吸烟,长时间或过度曝露在污染环境、柴油、烹饪油烟等有害物质环境中(包括致癌物质、烟碱、石灰等等),都会增加肺癌风险。
“释放大量油烟的厨房,比如中餐料理、煎炸爆炒等烹饪手法,都会对肺部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哪怕是没有吸烟、没有二手烟,也不能完全排除肺癌风险。”
肺癌发病率也有性别差异,女性较男性更易患上肺癌,尤其是吸烟的女性或是长期吸入二手烟。
在马来西亚,华裔的肺癌罹患率明显高于其他种族。医学科研近年有进一步的发现,东方社会,包括中国、日本、南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肺癌罹患率较其他区域和种族来得高。
无论如何,吸烟一直是科研确认的最大祸首,却也是可预防的风险因素。
吸烟者不止危害本身的肺脏健康,身边其他吸入二手烟的人同样受伤害。更甚的是,即使本身是非烟民、家中无烟民,但还有一种叫“三手烟”的威胁存在。
呼吸内科医生希尔米洛克曼(Dr.Hilmi Lockman)打破了我们长期久以来对于“吸烟伤肺”的观念:“其实吸二手烟和三手烟都会有肺癌风险。”
据他解说,吸烟者吸入的烟经过滤芯过滤,而旁人吸入的二手烟吧辻吸烟者吐出来的烟,还包含烟草为经过滤的烟。这些都是人们不知的“二手烟”。
所谓“三手烟”则是吸烟者在吸烟时,残留在周围的化学物质,包括窗帘、沙发、衣物等等。
据洛克曼解说,“三手烟”依附在人体和物品上,滞留的时间一长,即使没有吸烟或二手烟,患上肺癌的几率也会提高。
三手烟所含的有毒成分包括甲苯、铅、一氧化碳、丁烷等10多种高度致癌化合物。根据通风和污染程度不同,可能导致这些化学物质滞留数小时、数天、甚至数月。
比起大人,孩童的免疫系统脆弱,更容易成为三手烟的受害者。
所谓的“重度吸烟者”有何标准?
严崇君笑说:“其实每一天都要吸烟也算是重度吸烟。”
相关研究指出,一年消耗30包香烟的吸烟者,属于重度吸烟。
简单计算,一个人若是一天抽一包烟,一包有20根香烟,看起来“还不算很多/不算重度”,那365天累计吸了7300根烟,这个数目足以触目惊心,而吸入二手烟的肺癌风险比没有吸入二手烟者更高出20%至30%!
此外,电子烟日益盛行,一度成为话题,原本用于协助戒烟的替代方式,却成为年轻烟民的“潮流”。
“人们总以为电子烟没有烟碱,但实际上未有确实证明电子烟对人体无害,也没有研究证明是否有其他的长期影响。”
严崇君坦言,电子烟虽被用作戒烟的替代方式,但最好别长期吸电子烟,时下更令人担心的是,许多年轻人认为电子烟无害,甚至觉得是新兴潮流,所以越来越多人吸电子烟。
他强调,最好的预防方式就是别吸烟。一些肺病虽然无法逆转,但无论任何阶段,停止吸烟都能改善状况,预防疾病恶化。
吸烟对于肺部的伤害之大,超乎人们的认知,不仅提高肺癌发病率,还有其他严重的肺部疾病,包括哮喘、慢性阻塞型肺病(COPD)、肺纤维化等等。
【肺癌高风险群】
→45岁至75岁
→吸烟或曾经吸烟者
→频密曝露在二手或三手烟的环境
→有癌症病史
→家族病史(近亲曾患癌症,尤其是肺癌)
→长期接触煤炭、木柴燃烧的柴油燃气或油烟者
【肺癌的社会醒觉】
肺癌是我国常见癌症之一,但社会醒觉度却很低,许多病例都是在晚期或末期阶段才确诊。风险群没有定期检查以便及早筛检和发现情况,也因为早期症状不明显,以致初期确诊率偏低。
大多数人的“习惯”是——只在身体不适时、或是症状明显时才前往挂诊,延误了诊断和治疗的时间。
即使是高风险群,比如有家族癌症病史、吸烟者,也未必愿意接受体检。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初期肺癌诊断率偏低的原因。
国家癌症协会医药董事慕拉利达兰医生(Dr Muralitharan Munisamy)就说:“很多人知道肺癌的存在,也有很多人知道肺癌是会致命的疾病,但在‘改变行为’以及‘实践预防肺癌的行为’的醒觉却始终低落。”
他进一步指出,没有人想要患上肺癌,却没有改变行为、实践良好生活和饮食习惯的醒觉,而这些其实就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人们知道吸烟不好,吸烟会增加肺癌几率,吸二手烟更加不好,但是,人们不愿戒烟,不愿改变不好的习惯。”
他强调,非烟民也会患上肺癌以及肺癌年轻化的趋势,也是目前必须关注的问题,基因遗传是家族因素,还有其他长期被忽略的风险因素,比如充满污染物的城市环境和高密度的高楼住宅区,人们长期曝露在废弃及二手烟环境中而毫无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