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马砂拉越一个小村落跨过南中国海来到都门吉隆坡安家落户,从一位割橡胶的小童工到一个企业集团的领导人,从一位求学时代满腔热血的青年到成就事业全心致志推动马中友好与商贸往来的社会团体领导,就是拿督黄汉良这几十年来的人生轨迹。

拿督黄汉良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和社团领袖,这本《东成西就》,描述了他几十年来的心路,有他年少的刻苦生活,有他年轻的凛然正义,更有着他推动马中两中友好往来和商贸投资活动的高瞻远瞩。

青年时期的拿督黄汉良,正是东南亚风起云涌反帝反殖的年代,这个时代的思潮,确定了他未来人生道路的走向。

从教书育人到弃笔从商,他的选择铺垫了当前的企业成就。放眼中国大陆,他的选择也成就了不同层次的人生格局。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拿督黄汉良把握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先机,进入中国投资的马来西亚企业家。其实,当年的五杰集团进入贵州,看上中国改革发展的契机当然毋庸置疑,但怀着助力中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中国贫穷面貌的决心也是一股推动的力量。

贵阳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西路一座市值数亿元的腾达广场,是五杰努力耕耘的成果。从初入贵境合伙投资遭遇的挫折到依循法律讨回公道,这是一条艰苦的路,但这艰辛的过程并没有影响投资的信念。他们坚持初心、贯彻始终的坚毅信念,最终尝到了美好的果实。

拿督黄汉良投资贵州、四川与云南,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但也不忘回馈社会。建立希望学校让贫穷乡区孩子接受教育;汶川大地震,公司动员赈灾救济,这些行动体现的是海外中华儿女对家乡斩不断的血脉情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他领导马中总商会期间,致力建立与中国更密切的商贸关系,举办许多促进双边贸易往来的活动,推动马中产业园的建设,在在显示他是具有远见的企业家。今天,马中双边贸易蓬勃发展、关丹产业园也开展拳脚,马中关系也走在坚实、友好、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道路上。

拿督黄也是中国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海外列席代表理事会的理事长。

他自谦是平凡的人,低调做人,认真做事,宋代名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格言,一直都铭记在他心中。

文以载道,书以言志,《东成西就》厚厚的430页,只是拿督黄汉良几十年来人生经历的雪泥鸿爪,却勾勒出他处世为人的哲学,那是一种坚毅与执着。

这种坚毅与执着,正如他办公室里的那一幅百骏图,奋蹄疾驰在原野之上。他的心里,蕴藏的是百骏奋发的雄心壮志,他的眼前,看到的是可以放蹄驰骋的万里江山。

胸有朝阳志不穷,他1970年写在第一本记事簿的这一句话,完美的诠释了他的这几十年!



后记:

承蒙作者拿督黄汉良赋予信任,交託小钢铁工作室承接出版事务,感谢马中友好协会执行秘书,也是前资深媒体人陈春福仗义执笔,热心推荐,分享他的读后感以及他所认识的拿督黄汉良。